阴道内壁长肉芽可能与感染、炎症或良性增生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常见原因包括HPV感染、阴道炎或尖锐湿疣,治疗方法涵盖抗病毒药物、局部用药或激光切除。
1. 感染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阴道内壁肉芽的常见原因,尤其是低危型HPV6和HPV11可能引发尖锐湿疣。表现为粉红色菜花状赘生物,伴随瘙痒或异常分泌物。确诊需通过醋酸白试验或HPV分型检测。治疗选择包括:①外用咪喹莫特乳膏;②冷冻疗法;③激光或电灼去除疣体。
2. 炎症刺激
慢性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病或念珠菌感染,长期刺激可能导致黏膜组织增生。典型症状为白带增多、异味及肉芽样突起。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处理方案:①甲硝唑栓剂治疗细菌感染;②克霉唑阴道片对抗真菌;③联合乳酸菌制剂恢复菌群平衡。
3. 良性病变
阴道壁囊肿或息肉也可能呈现肉芽样外观,通常无痛但可能影响性生活。超声检查可鉴别性质。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病变需:①宫腔镜下切除;②高频电刀环切;③局部注射硬化剂。
4. 其他病因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引发阴道纤维上皮息肉,绝经后黏膜萎缩也可能导致组织异常增生。需排除恶性病变,必要时活检。
发现阴道内壁异常增生应及时妇科检查,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扩散。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HPV感染者建议接种疫苗并定期宫颈癌筛查,多数良性病变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