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长小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或脂肪粒,热敷和清洁可缓解症状,化脓需就医处理。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腺体堵塞或代谢异常,具体处理需根据类型决定。
1. 麦粒肿(睑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睫毛根部腺体引发红肿热痛。初期用40℃温热毛巾敷患处5分钟,每日3次促进化脓。化脓后需眼科医生切开排脓,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抗感染。避免挤压防止炎症扩散。
2. 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分泌受阻形成无痛性硬结。小囊肿可通过热敷+按摩促进吸收,较大囊肿需局麻下手术刮除。反复发作者需检查是否存在干眼症或脂溢性皮炎,必要时口服多西环素调节腺体功能。
3. 脂肪粒
皮脂代谢异常导致白色小丘疹。消毒后用针头挑除囊壁,或使用激光气化治疗。日常避免使用油腻眼霜,卸妆时用棉签蘸取低敏洁面乳清洁睫毛根部。维生素E乳膏薄涂可辅助角质软化。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独立毛巾定期煮沸消毒,化妆工具每周用酒精棉片擦拭,隐形眼镜佩戴者严格遵循清洁流程。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眼睑感染需监测血糖。持续2周未消退、影响视力或伴随发热时,需排除肿瘤可能及时就诊眼科。保持眼睑卫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急性期暂停眼部化妆品使用。
编辑:boheyiliao 来源: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