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部分患儿伴随发热或烦躁哭闹。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
1.耳部疼痛
婴幼儿表现为频繁抓耳、摇头,夜间疼痛加剧可能哭闹不止。学龄期儿童可明确表述耳内胀痛或刺痛感,咀嚼或平躺时症状加重。鼓膜充血肿胀是典型病理改变,耳内压力变化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2.听力异常
渗出性中耳炎会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患儿对轻声呼唤反应迟钝,看电视需调大音量。鼓室内积液影响声音传导,长期积液可能造成粘连性中耳炎,需通过声导抗测试确诊。
3.耳道分泌物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出现黄绿色脓液,初期带血丝并有臭味。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避免使用滴耳液冲洗。慢性中耳炎脓液多呈粘稠状,可能持续数月。
4.全身症状
38℃以上发热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婴幼儿可能伴随呕吐腹泻。部分患儿出现平衡障碍,表现为走路不稳,这与内耳压力异常有关。
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方案。细菌性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疗程7-10天。镇痛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鼓膜膨出明显需行鼓膜切开术。渗出性中耳炎超过3个月需考虑置管术,术后避免游泳。日常护理保持鼻腔通畅,哺乳期婴儿喂奶时抬高头部,学龄儿童避免用力擤鼻。
中耳炎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听力持续减退应进行专业评估。急性症状缓解后需复查耳镜,观察鼓膜愈合情况,防止发展为慢性病变影响语言发育。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