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在公开平台爆料,五一节前,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多名医护人员被医院辞退。
有当事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工牌和曾经获得的荣誉奖状,其中不乏已在医院工作了十余年的老员工,还有人已评上了中级职称。
被清退护士晒出自己刚刚获得的荣誉证书(图源:视频截图)
还有媒体报道称,封丘被辞退的医护已达到了 500 多人。
到底怎么回事?
去年已清退 503 人,节约资金 2000 余万
本次发布被辞退信息的医护,来自封丘县当地多家医院。
其中,封丘县人民医院是当地一所二级公立医院,前身是封丘县卫生所。据 2023 年介绍,这当时医院全院有工作人员 740 人,核定床位 550 张。
而就在最近,医院还正在建设新院址。
据公开信息,新院址项目估算总投资约 13.5 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约 14 万平方米,设置床位 1000 张。计划建设成为豫北最大的县级人民医院,解决封丘、原阳、长垣、滑县周边约 300 万人的高质量就医。
正在建设中的封丘县人民医院新院址病房综合楼(图源:晋新建设)
还有人在公开视频平台发布了封丘县妇幼保健院「不符合优化条件临聘人员」的部分名单,其中人员包括助理医师、护士、护师和检验士,最高学历从大专到本科不等,但第一学历均为中专。
公开视频平台截图
所谓「临聘人员」,指的就是直接与医院签订劳动合同的非编制人员。
在封丘县人民医院工作了 5 年的护士许乐乐(化名)提供了一份落款为封丘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的公告,公告附件《封丘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临聘人员优化工作方案》中,对本次「优化原则」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全日制医学中专且取得中级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大专且取得初级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才可以采用「劳动服务形式」进行聘用。不符合上述 3 类条件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
图源:许乐乐(化名)提供
文件中提到的「劳动服务形式」,实际上就是指劳务派遣——即医院与劳动者之间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引入第三方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医务人员签订合同,再通过派遣公司将医务人员调配至医院。
也就是说,封丘不仅直接清退了学历不合格的编外临聘人员,更是直接将所有编外临聘,都改成了劳务派遣。
根据文件,此举意在解决该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当前存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和临聘人员过多的问题,进一步精简人员、优化结构、厉行节约。
实际上,这不是封丘县第一次清退编外临聘人员。
去年,封丘县医管委就已经开始全面摸排基层卫生院不合理使用编外人员情况。
据新乡日报 2024 年 8 月报道,封丘县对未经批准擅自任用的 644 名编外人员高标准制定了精减清退方案,对 503 名高中以下学历及初级职称以下的临聘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清退。
报道指出,清退人员每年可为基层卫生院节约资金 2000 余万元。
新乡日报报道截图
只看第一学历,有中级职称医生仍被辞退
在本次封丘的编外人员清退中,有多名工作了近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医护,因学历不达标被直接辞退。
一位封丘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晒出自己 2024 年医师节时获得的「优秀骨干医师」荣誉证书。据他介绍,自己毕业于开封医专,已考过中级职称,但仍然被医院清退。
当事医生个人视频平台截图
另一名同样在封丘县人民医院工作了多年的护士在社交媒体留言称,本次清退中,仅人民医院一家就清退了约 200 余人。
在不同医院之间,清退标准也有些许差异。
一位在封丘县中医院工作的护士陈芳(化名)介绍,她所在医院,中专学历考过中级的人员可以不用被清退,转为第三方合同。
「同样的学历情况,就算没有考过中级,只要有编制也不会被清退。」
这次,陈芳所在医院共清退 80 人左右,其中行政后勤 25 人。离开医院时,陈芳已经在此工作了 13 年。
「我们也是考试进的医院。敢问县城级别的编制有几个是自己考试考上的?敢问 15 年前的小县城有几个大专本科生?」
目前,该医院对被清退人员给出的赔偿方案是 N(员工每工作一年,用人单位需发放一个月工资)。
在本次清退大批医护的一个月前,2025 年 3 月 31 日,封丘县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最新招聘信息,计划聘用人员 100 名,其中县人民医院 47 名,县中医院 37 名,县妇幼保健院 14 名,县卫校附院 2 名。
招聘要求,学历需要达到全日制医学本科以上、全日制医学大专中级职称以上。医疗岗位要求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其余岗位要求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
图源:新乡人才集团公众号
多地已开始,清退编外成大势所趋
清退编外人员,早已不是新鲜事。
2023 年 3 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就已经开启了医院编制改革的第一步。
根据当时公布的《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简称《方案》),要求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
《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截图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样的基调下,清退编外人员、精简编制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但在这其中,医院却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山东省某康复医院副院长高会(化名)表示,医疗岗是不能通过借调、部队转业、转岗等形式解决,而这也导致了医院几乎都存在「编制内人员比编制外人员少」的现象。
如果要把所有编外聘用人员改为劳务派遣,「50% 以上的医务人员可能都得走外包或者派遣的形式。」
辽宁省某地卫健委工作人员王艳(化名)则指出,虽然社会化外包可以降低医院一部分财政支出,但也会出现很多管理问题。
「如果院感科外包了,医院的质控方案需不需要调整?如果只有编制人员和外包人员,医院的科研该怎么办?医院的运营成本反而有可能会增加。」
而关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如果实行全面社会化服务外包,同工同酬的待遇能够落实下来吗?
王艳认为:「如果目的是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同工同酬很可能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手段,成为主要吸引点。」
对此,已经有地区开始着手推进。
2024 年 12 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处长杨三忠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相关问题。其中明确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推进编制周转池建设,全面实施编制备案管理,实行岗位管理,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薪酬。」
「削减编制外人员,又想要医院比以前更好的运转,我实在是想不出比同工同酬更吸引人的方式。」王艳说。(策划:z_popeye|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公开视频平台截图
此话题正在丁香园社区引起热议,不少丁香园站友爆料自己正在经历「被清退」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